联系电话

400-633-9488

学习,解读嘉立新闻;改变,从选择嘉立电梯工程服务开始

热搜关键词: 医用电梯 医院电梯 商场电梯 自动人行道

杭州上塘街道旧梯焕新工程全面启动,老旧小区迎来出行蝶变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7-04

617日上午,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红建河社区大浒东苑BC区内,随着首批住宅电梯改造工程的机械轰鸣声响起,19台服役超18年的老旧电梯正式开启更新进程。承载着600余户居民期盼的旧梯焕新工程,正以长三角地区城市更新的典型样本姿态迈出关键一步。在这个梅雨连绵的清晨,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代表和居民自发组成的见证团队,共同注视着工程规划蓝图的展开,那些描绘着电梯井道加固、钢架结构升级的技术图纸,此刻成为最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在小区建成逾二十载的楼宇间,电梯金属外壳的锈蚀与按键面板的磨损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去年夏天突然停运那次,我们全家从菜场回来,提着重物爬了13层楼。”居民张大妈用沾着面粉的手指向C5号楼方向,“现在这些电梯运行时就像老黄牛喘气,每次坐上去都提心吊胆。”这样的生活场景在老旧小区并不鲜见,据统计,仅2022年该小区就接到电梯故障报修136次,急修响应时间从最初的30分钟逐渐延长至2小时以上。当电梯改造纳入浙江省、杭州市两级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清单时,这个与居民出行安全息息相关的改造计划获得了92.7%的民意支持率。

广州老旧电梯焕新

在电梯改造实施过程中,上塘街道创新实践“党建引领+专业协同+居民自治”旧梯焕新模式。住建部门技术团队历时两个月对19台电梯进行全方位“体检”,建立起涵盖钢丝绳磨损度、控制柜老化指数等28项指标的评估体系。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改造并未采用简单的部件替换策略,而是针对老旧小区建筑特点,实施包括井道防水处理、门机系统升级在内的整体改造方案。街道物业办主任表示:“我们为每台电梯建立了专属改造档案,这些数据将作为长三角地区老旧小区电梯更新的重要参考。”

面对施工周期可能影响居民出行的现实难题,工程团队开创性采用“分梯错时施工法”。以三台电梯为单位组成施工单元组,确保每个单元组内始终保留两台可运行电梯,这种动态施工模式使日均受影响户数降低至37户以下。在B7号楼施工现场,工程负责人展示着特种钢材焊接工艺:“我们使用的高强度合金门框能有效解决原有电梯存在的变形问题,这种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比原装件提升40%。”

技术革新的背后是智慧化服务的延伸。新电梯将搭载智能监控系统,可实现故障预警、远程诊断等六大核心功能。特别开发的社区联动物业管理平台,能实时显示19台电梯的运行状态和维保记录。值得关注的是,改造后的电梯厢体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高透光率防火玻璃,配合紫外线消毒装置,在提升安全系数的同时创造更健康的乘梯环境。这些细节处的提升让每天接送孙子的王奶奶倍感安心:“现在电梯里明亮又干净,还有实时显示的安全检测数据,再也不用担心突然卡住了。”

红建河社区的电梯改造工程背后,是政府民生工程的系统性布局。上塘街道去年完成的37旧梯焕新项目已显现成效,故障报修率同比下降62%,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根据2025年专项规划,街道将对使用年限超15年、故障率超标的电梯建立动态监测数据库,目前已有5个小区85台电梯纳入改造储备库。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时发现,电梯改造带来的改变正悄然蔓延:楼栋微信群里的抱怨声变成了技术讨论,老年居民开始主动学习智能电梯的使用方法,甚至催生了“电梯安全监督员”这样的自治岗位。

“电梯改造不仅是设备更新,更是社区治理能力的升级。”站在即将完工的电梯前,工程监理组长向居民们解释着进度安排。施工现场张贴的工程倒计时牌显示,距离8月底全面竣工还剩76天,而居民们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共同维护新电梯。李女士在业主群里分享道:“我专门查了资料,咱们的新电梯有能量回馈装置,每年能省下20%的电费呢。”这种自发性的科普传播,折射出旧梯焕新工程带来的深层次改变。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杭州的旧梯焕新实践正为超大型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新思路。从“忧居”“优居”的转变过程中,每一台安全平稳运行的电梯,都承载着城市温度与民生期待。当该小区的首台新电梯完成荷载测试时,居民们自发组织的“试乘体验日”现场,孩童们兴奋的欢笑与老人湿润的眼角,构成了这幅民生画卷最温暖的注脚。

【本文标签】 旧梯换新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