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633-9488

学习,解读嘉立新闻;改变,从选择嘉立电梯工程服务开始

热搜关键词: 医用电梯 医院电梯 商场电梯 自动人行道

武汉市既有住宅如何加装电梯?实施方案来啦!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11-06

10月30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武汉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施行新闻通气会。修订后的条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五章,三十五条,包括总则、申报和审查、建设和维护、保障和监督、附则。

广州旧楼加装电梯

重点内容包括简化加装电梯申报和审查流程

一是明确加装电梯按住宅单位申报,一户居民申请即可启动所在住宅单元加装电梯的征求意愿工作。

二是明确加装电梯代办人制度,加装人可以委托业主代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住宅原产权单位或者建设单位、电梯施工安装企业等办理加装电梯相关事项。

三是明确加装电梯异议调处方式,对加装电梯如有异议,除由相关当事人协商外,还可以通过协调、调解或者听证、诉讼等方式解决。

四是明确加装电梯部门联合会审制度,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专门窗口受理加装电梯的审查事项,由区行政审批部门组织联合审查并出具意见。

强化加装电梯施工监管和使用管理

一是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房屋管理、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加装电梯工程施工和安装过程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

二是压实参建单位责任,加装电梯的设计、土建施工、电梯安装、工程监理等单位应当具备相应资质,对各自所承担业务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三是压实电梯竣工验收责任,房屋管理、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协调指导电梯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电梯不得投入使用。

四是压实管理维护责任,加装人应当委托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承担电梯使用管理责任,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完善加装电梯工作配套措施

一是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相关计划、支持政策,并将加装电梯工作经费及财政补贴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二是加装电梯资金除由加装人协商分摊外,还可使用符合条件的财政补贴、住房公积金以及社会投资、社会捐赠等其他合法资金。

三是市房屋管理、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编制加装电梯工作指南、指导手册和技术导则,制定加装电梯费用分摊、低层住户出入便利与优待等指导性意见,提供加装电梯协议示范文本等,优化政务服务。

四是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电梯行业协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加装电梯工作。

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有序参与加装电梯工作,探索代建租赁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投资主体多元的加装电梯工作模式。

六是鼓励开展成片连片加装电梯和统一维护保养,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统筹推进加装电梯场地预留、管线迁移等工作,缩短加装电梯施工周期。鼓励管线单位适当减免或者以成本价收取管线迁改费用,降低加装成本。

七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保险机构推行电梯安全责任险种。

武汉市将对符合加装电梯条件的小区进行全覆盖摸底,以“安居链”平台建设为抓手,及时掌握居民加梯需求,推动落实“一户申请即可启动”。

将加装电梯与老旧小区改造紧密结合,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进一步减轻居民负担。加大电网改造、电力扩容、管线迁移等支持力度,引导相关单位以成本价收取树木移栽、管线迁改等费用。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对加装电梯的支持力度,做好政府补贴资金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工作。制定加装电梯费用分摊、低层住户出入便利与优待、工程造价指标等指导性意见。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简化工作流程。

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协同工作机制,解决加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部门职责交叉、环节衔接不畅等问题。通过设立专项服务窗口,实现申请人一次性提交全部材料,由内部流转分办至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同步审核,压缩审批时限,有效减轻群众“多头跑、反复问”的负担。对标条例要求,全面梳理并精简申报要件和环节。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于非核心要件,允许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以承诺书替代部分证明材料。

推广“集中申报、统一规划、集中审批、批量施工”的“成片推进”加梯模式,减轻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一次改造,整体提升。引导保险机构设立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综合服务保险以及相关保险。推广加装电梯后续管理“连片托管”模式,由专业机构统筹负责日常运维、定期维保等工作,逐步建立加装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来源:湖北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标签】 加装电梯 广州嘉立电梯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