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633-9488

学习,解读嘉立新闻;改变,从选择嘉立电梯工程服务开始

热搜关键词: 医用电梯 医院电梯 商场电梯 自动人行道

“民微帮帮团”推动老旧电梯更新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7-07

“用了20多年的老电梯,终于光荣‘退役’了!”日前,广州市番禺区康裕社区康裕北苑两台老旧电梯成功“以旧换新”,标志着番禺今年首批老旧电梯更新项目正式落地,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老旧电梯“高龄服役”带来不少安全隐患。“钢丝绳断股、制动器老化、控制柜故障等问题频发,平均每月报修记录超过十次。”番禺洛浦街中海蓝湾小区居民说,“楼房建了20多年,电梯也老了。坐电梯像‘闯关’,还偶有人员被困的情况。”

广州老旧电梯更新

转机随政策春风而至。2024年底,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做好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文件明确,对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电梯给予每台15万元定额补贴,并开放超长期国债资金申报窗口。番禺区紧抓政策利好,将部分老旧电梯更新项目纳入2025年民生微实事项目库,创新连片服务机制,多部门多层级联动,统筹全力推动。

“老旧电梯更新面临政策知晓度低、筹资难、协调难三大难题。”番禺区住建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经过拉网式摸查,全区共梳理出2299个“超龄”电梯点位。为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这些痛点,“民微帮帮团”应运而生:由区住建局牵头,联合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镇街、社区,构建起三级攻坚网络。

帮帮团首战直指“信息壁垒”。在康裕社区,社区党委书记林伟坚和党员志愿者带着政策宣传单逐户敲门讲解:“阿姨您看,政府补贴最高能覆盖总费用四成呢!”同时,社区还协助建立楼栋微信群,实时推送进度,随时在线答疑。

专业支撑同步跟进。市场监管部门核实电梯首次登记时间和验收时间,住建部门迅速制定标准化申报模板,发改部门优化审批流程——备案时间由3天大幅压缩至0.5天。

政策落地,考验才真正开始。在康裕北苑,新旧电梯更替的“第一仗”打得尤为艰辛。“低层住户说‘用得少不愿掏钱’,高层老人担心施工期爬不动楼。”林伟坚在笔记本上记满问题。帮帮团立即启动“专家会诊”: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检测出具安全警示函,住建部门协助设计阶梯式分摊方案,电梯厂商派出工程师为老楼定制静音节能机型,并给予电梯设备团购优惠价格。

最棘手的资金问题被巧妙化解。在“政府补贴+维修基金+业主自筹”框架下,广奥社区开发小程序实时公示筹款进度,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阶梯式分担方案。中海蓝湾小区经过10多次业主座谈,形成了“3:3:4”资金方案,即政府补贴承担40%,维修基金支付30%,剩余30%由业主自筹,得到了业主认可。

得益于多方协力,旧梯更新这一项民生工程正扎实落地。“以前觉得换电梯是个死结,现在政府补一块、社区牵个头、业主出把力,死结就解开了。”社区居民刘阿姨说。

当嘉裕华庭首台新电梯启用时,古稀之年的赵伯看着光洁轿厢很是感慨:“新电梯,坐起来更放心!”

该社区党委书记林伟坚告诉记者,在已经完成电梯更换的楼栋中,90%的住户认可新电梯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新电梯特别设计延长了关门的时间,带儿童乘电梯的年轻家庭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对此感到特别满意。

随着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地,番禺更多老旧电梯的更新计划已提上日程,那些曾经令人心悸的“咯噔”声,正被平稳运行的嗡鸣取代——这声音里,承载着千家万户“上上下下”的安心。

除了老旧电梯更新,番禺区司法、民政、卫生健康、就业服务等部门也发挥职能优势,聚焦法律服务、长者饭堂、村民就业、基层医护等热点难点,分别组建“民微帮帮团”,统筹实施一批民生微实事项目,推动“个案”到“类案”解决,把每一件“微实事”办成“暖心事”,让民生幸福看得见、摸得着。来源: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标签】 电梯更新 广州嘉立电梯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