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633-9488

学习,解读嘉立新闻;改变,从选择嘉立电梯工程服务开始

热搜关键词: 医用电梯 医院电梯 商场电梯 自动人行道

上海:三十年老电梯终更新,小区面貌大焕新!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9-08

上海长宁区程家桥街道高登花园小区,眼前景象令人眼前一亮:整齐的绿化带、郁郁葱葱的植物园,以及锃亮崭新的电梯,一切都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居民们纷纷感叹:“这下安全多了!”近期,小区的10部电梯全部完成了更换,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大家的电梯故障问题。这项电梯更新改造工程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出行安全,还让整个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然而,这一成果来之不易,背后是多方共同努力克服的重重挑战。

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该小区小区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上海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的一个商品房小区,其电梯已服役超过30年。这些老旧电梯从未更换过,年久失修导致故障频发,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故障形式多样:时而停在一层无法开门,时而楼层乱窜,甚至彻底无法运作。尤其是对老年居民而言,电梯故障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许多人无法下楼活动或就医,安全隐患日益突出。过去几年,小区居民多次向党总支反映情况,希望彻底解决这一顽疾。一开始,物业采取维修方式应对,但每次维修费用高达七八千元,而小区维修基金有限,面对频繁故障显得捉襟见肘。更棘手的是,原装电梯已超过20年的质保期限,单纯维修无法根治问题。于是,党总支决定主动推动电梯改造项目,将全部10部老旧电梯更换为新型设备,实现旧梯焕新。

但电梯改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面临的是筹款难题。几年前,党总支就召开多次业主大会、协调会和咨询会,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并邀请社区法律顾问现场答疑。然而,许多房屋被出借、出租或空置,一些房主身处外地甚至海外,沟通难度极大。居委会成员不辞辛苦,一家一家上门联系,耐心解释电梯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协助解决业主们的顾虑。至20238月,小区成功更换了6部电梯,剩余4部却因筹资问题停滞了近一年。部分高层住户(如高龄老人或轮椅使用者)热切期盼电梯换新,但同栋业主中有人不愿出资,外地业主又难以联络,导致项目一度搁浅。关键时刻,党总支发挥纽带作用,通过多方努力动员爱心居民和共建单位提供额外资助。例如,几位热心居民自愿多承担分摊费用,而共建单位也伸出援手,让资金缺口得以补足,最终促成新电梯成功落地。

筹资策略是电梯更新改造的关键一环。起初,按照相关条例,更换费用计划由每户均摊,但这引发激烈讨论:一楼住户不使用电梯,是否应等比例出资?物业费和维修基金能否覆盖全部成本?物业能否全权负责管理?为解决分歧,党总支再次请来法律顾问详细剖析政策。经过反复协商,业主们达成共识,采纳分层出资方案:按照楼层高低设定比例,高层住户出资更多,低层住户相应减少。最终,分摊金额从三千多元到一万多元不等,居民可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筹资和使用权。这种灵活方式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确保电梯改造顺利推进。

电梯统一更换后,成效立竿见影。新电梯不仅减少了故障维修频次,降低了长期资金成本,还便于小区统一维护管理。此前,老旧电梯来自不同厂家,维保需多头联系,效率低下;现在,由专业公司统一负责运营,业主们倍感安心。更重要的是,电梯改造实现了旧梯焕新,提升了整体安全性能:新电梯运行平稳、内部亮堂干净,再无乱窜或卡顿现象。居民们纷纷表达喜悦之情:“换了新电梯之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真是太好了!”一位党总支书记感慨道:“再难的硬骨头,只要我们坚持从居民利益出发,耐心解决一个个问题,就都能啃下来!”

截至目前,小区的10台新电梯已投入使用,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好帮手”电梯更新改造工程不仅解决了安全隐患,还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证明旧梯焕新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这项工程的成功,源于党总支的跨前行动、业主们的齐心协力,以及灵活创新的筹资模式。未来,小区将继续优化管理,确保电梯长期高效运行,为居民创造更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文标签】 电梯更新改造 嘉立电梯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